首页>行业 > >正文
模仿没有出路,中国企业“狂投研发”
2023-08-18 04:52:39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网站8月14日刊发题为《模仿没有出路,中国企业狂投研发》的报道,编译如下:

中国企业力图摆脱技术模仿,开始大力推进此前薄弱的研发环节。金融信息服务机构万得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总费用达到16419亿元人民币,5年间增长了约1.6倍。


(相关资料图)

“(我们)已经占据欧美90%的市场份额。”201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江苏神马电力的副总经理吴晶充满信心地表示。随着输电线用的绝缘体材料“绝缘子”迅速由传统的瓷制向复合材料转变,该公司自主开发出更安全、更轻、寿命更长的聚合物绝缘子,提供给对安全性有更高要求的变电站,从而一跃成为世界领先企业。

此前,中国企业把从日美欧的尖端企业引进的技术国产化,利用巨大的本土市场优势提高营业收入。不过,模仿战略在海外市场难以通用,企业成长性开始显出疲态。

包括江苏神马电力在内的中国新兴民营企业正在不断推进研发,已开始打破世界的壁垒。

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规模。中国大陆上市企业的研发人员达到约308万人。在江苏神马电力,研发人员共216人,占全体员工的14%。

比亚迪是中国研发人员最多的(上市)企业,拥有69697名研发人员。其中,博士590人,硕士7827人。曾在欧美名牌大学留学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种研发的力量催生出安全性和容量卓越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等产品。

甚至还有一些中国企业的研发人员占到了员工总数的九成。例如开发国产CPU(中央处理器)和人工智能(AI)用芯片的海光信息技术公司。对于拥有高度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该公司不惜给予高额报酬。虽然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但研发人员的平均年收入却高达89万元。

中国为了实现自立自强,将研究开发作为国策予以鼓励。研发有可能通过技术革新彻底改变企业价值。中国经济进入房地产低迷阶段,站在通货紧缩的边缘。通过鼓励研发促进创新,将成为避免像日本一样长期停滞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政策。

企业的经营资源是有限的。应该将有限的经营资源分配到股东、员工、研发和设备投资中的哪部分?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正追赶世界巨头。

位于南通市苏锡通科技产业园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变电站复合绝缘子智能化车间(李博 摄)

责编:海闻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