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清远市丝苗米、清远鸡、连州菜心、英德红茶等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的6名产业带头人,经广东省乡村工匠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获得正高级职称证书,从田间地头、种植养殖场里走出一批“教授级”工匠人才。
2021年起,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面向涉农非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专业户等群体,进一步优化培育农业农村专业人才。广东省清远市深入扎实推进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围绕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民族地区瑶绣等特色产业设立生产应用、经营管理、家政、烹饪、传统工艺、民间美术6个乡村工匠中级评委会,累计评审通过乡村工匠职称258人,其中正副高职称38人、中初级220人,一批在农业产业、农业经营管理、传统特色工艺等行业领域技术技能精湛的乡村人才脱颖而出。
【资料图】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工匠发展有新舞台今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清远市全面落实中央和广东省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农业农村局、市文联等部门,以乡村工匠职称评审为切口,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养鱼养鸡、种茶制茶、种稻卖米、鸟笼编织、瑶绣、陶器、烹饪、家政、绘画染织等行业产业的“田秀才”、“巧工匠”,通过乡村工匠职称评审,获得了初级、中级、副高级乃至正高级职称,这个扎根基层、与农业农村紧密相连的群体,有了新的发展平台,获得了更大的尊重和满足。
“我真没想到自己能取得正高职称”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一针一线瑶绣文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房伟艳取得了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品工艺)的正高职称。作为全国刺绣艺术杰出传承人,她组织成立了连南瑶族自治县伟艳瑶绣工艺作坊、清艳瑶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当地近千名瑶族妇女在家刺绣就业。
“我从17岁开始编织雀笼,到现在40年了,现在拿到了传统工艺的副高职称,很高兴。有了职称以后,编织的传统笼子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和认可了。”清远市清城区国洪鸟笼店的店主黄国洪说。他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编织制作的作品“水杨梅花金钱双面通花相思笼”荣获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福在眼前金钱通花太子笼”荣获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铜奖。
紧扣农业产业发展 五大百亿产业有领头人去年底,广东省委作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广东省清远市立足县(市、区)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提出将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清远丝苗米、西牛麻竹笋等清远五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成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紧扣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围绕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以乡村工匠职称评审为契机,与相关县(市、区)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的重点企业进行点对点沟通,重点发动、深入指导产业带头人破格申报乡村工匠正副高职称,通过培育专家人才,助力产业品牌发展。目前,广东省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共有6人评审获得正高职称,12人获得副高职称。
获得乡村工匠生产应用(种植技术丝苗米)正高职称的房瑶冷三尔已从事丝苗米种植和经营14年。14年来,房瑶冷三尔通过带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有机稻约4000多亩,年加工销售有机稻1000多吨;探索了稻田鱼生态种养技术,并将该技术与农旅有效结合,带动了地区水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地区乡村振兴、粮食稳产保供、农民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出了一定贡献。其担任理事长的连南瑶族自治县瑶山水有机稻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已有4000多亩,是县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合作社。绿源优质米加工厂也是连南瑶族自治县最大的稻米加工厂,2021年年产有机稻米1000多吨,销售额达600万元人民币。自有的“房瑶冷三尔”品牌的有机大米也远销珠三角及港澳地区。
获得乡村工匠生产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加工)正高职称的余雄辉是清远市英德市上茗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代表,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的他,从2001年起便开始英德茶叶的研究、生产、销售推广。他首先着手解决了茶园的技术管理和老茶园的技术改造,先后请来了广东的茶叶栽培专家、福建茶叶专家一起研究茶园管理技术和老茶园的技术改造。2003年,他又带领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王登良教授共同开发的茶园无公害生产技术,获广东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推广二等奖,同年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的三等奖;2015年6月,由余雄辉牵头完成的《茶树品种嫁接改良及机械化采茶技术研究》的科技项目获清远市科技局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年获英德市经信局颁发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制茶大师”称号。在他的主导下,企业自筹资金建成广东省第一家红茶博物馆,上茗轩品牌经浙江大学品牌评估,2021年价值达1.4亿元,在广东省红茶类品牌价值中名列前茅。
这些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带头人,是我市农业产业领域众多优秀就业创业人员的一个缩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乡村工匠职称评审,进一步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价值,通过这些带头人,将能更好促进带动产业的发展,增添品牌价值。”
破除“四维”限制 人才评价有新实践近年来,广东省各个职称系列(专业)陆续出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其中都着重提出“完善评价标准”“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据介绍,乡村工匠职称的评审,真正实现了破除“四唯”限制,重点评价技能技艺掌握程度和在农业技术推广、带头致富、脱贫攻坚等方面的贡献。专利成果、技术报告、行业功法、技艺作品以及技术工艺改进方案、案例报告等均可作为评价能力的业绩成果。这大大解决了农业农村一线人才、能工巧匠因没有学历、论文而评不上职称的问题。
在我市评审获得乡村工匠职称的人中,就有很多只有初中学历、中职学历的“师傅级”能人。当中取得副高、正高职称的38人中,初中、中职学历的就有8人,其中有乡村工匠民间音乐、生产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正高职称,还有乡村工匠民间美术(绘画)、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品工艺)的副高职称等,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据了解,为让更多人认可和参与评审乡村工匠职称,广东省、清远市都在探索为乡村工匠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相关文件中指出,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业农村人才申报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这一指挥棒的作用,出台支持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业发展的激励政策;研究对取得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人员,优先提供信息技术、产品推介服务,优先安排学习培训,在专项项目申报、产业技术扶持、技术技能培训补贴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目前,清远市在受理乡村工匠职称评审中,免收评审费,评审费用从清远市人才发展专项经费中列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清远市委人才办、市人社部门将探索在人才项目申报中,给予申报乡村工匠高级职称成功的人才争取更多的人才优惠政策。
采写:张彩霞 通讯员 温翠仪
责编:夏汉华
校对:张鍪
编审:周东辉
编委:樊沃夫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