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6月23日),“敬礼娃娃”郎铮查到了自己今年的高考分数:637分,四川省排名前30名,其中语文129分,数学126分,英语143分,文综239分。他表示,“查到分数后有一点点惊喜,迫不及待地分享给了家人”。据报道,喜欢文学、历史、国际政治等专业的他,目前已收到了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邀请。无论他选择两所学校中的哪一所,都会是佳话一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5年前,汶川大地震,3岁的北川娃娃郎铮从废墟中获救后,在担架上向解放军敬少先队队礼表示感谢。这个镜头感动了无数国人。15年后,当身高一米八五的帅小伙郎铮自信地走出高考考场时,他的微笑同样被镜头所记录。
2008年,时年3岁的郎铮获救后向解放军战士敬礼 图/ICphoto
时间可以塑造很多东西,例如少年的诗和远方。对2019年10月1日曾经在天安门广场向祖国敬礼的郎铮来说,家乡四川和北京近在咫尺,因为少年的心跳,连着家国的脉搏。
又高又帅,成绩又好,还被名校“争抢”……郎铮的成功,完美契合了公众的期待和想象。他在人生道路上努力奔跑的样子,很青春,很阳光。他以穿越命运泥沼的方式诠释生命的价值,他以苦读诗书的方式呼应人间的美好,他活成了我们内心里最美的样子。他是他自己的骄傲,也是所有人的骄傲。
事实上,那个曾经的敬礼娃娃,和今时今日的高考生郎铮,在内涵上是一体的。郎铮所代表的生命奇迹和励志样本,让15年前的那一次敬礼意象变得更为深沉。但我们应该明白,并不是今天郎铮在高考中取得的成功,才让当初的“敬礼”陡然增加了无比的价值。
难道只有他鲤鱼跳了龙门,成为大家艳羡的对象,他在过去完成的那个敬礼动作,才会更浪漫、更充满光芒?我们不必带着功利的视角,去审视郎铮所完成的一切。
今年的高考,是无数高考大事件中的一场,普通而特别。说普通,是因为每年都在进行;说特别,是因为有郎铮这样的一代少年加入进来。郎铮并不是汶川大地震之后第一个参加高考的“地震少年”,这些年,我们目睹过众多“地震少年”在高考考场沉着应战,完成生命中的一场庄严程式。这一次,我们等来了郎铮。原来,那些勇毅的身影并没有走远,那些感动还在时间的深处储存,那些共鸣还在如草木般生长。
可以说,有了那一次“敬礼”的加持,有了无数时光与人心的集体酝酿,郎铮的高考无形中有了更大的意义。换言之,高考的意义,也包括郎铮们的高考叙事所折射的事实:抗震救灾精神一直在更广阔的空间延续与融合。
郎铮(中)和爸爸妈妈
话说回来,一个三岁娃娃在被救出的瞬间,不是惊惶不定,不是茫然无措,而是举起小小的手臂向解放军战士敬礼,这个令人感动也令人震惊的动作,源于良好的教养。本质上,这是传统文化在一个家庭悠然“落地”的结果,而这正是他能在今天一鸣惊人的精神基础。他的兴趣和宽阔视野,说明了他在成长中所吸收养分的深厚。这与公众的精神世界持续共振。
郎铮的标志性价值,还在于,他的经历代表了一个群体的执着向前、步履不停。郎铮的高考同行者中,也可能有高考成绩不那么突出的。但是拂去成绩的光环,我们同样看到了那些少年发出的光。他们有的从军,有的学上了音乐,有的成了残奥会冠军。而更多的人,则在平凡的岗位上过着充实的生活。
即便“泯然众人”,他们也不该被忽略。2020年高考后,一位参加过高考的“地震少年”写道:每颗种子终究都会向阳而生。如其所言,每一个在阳光雨露中行与思的“地震少年”,都是我们的英雄,他们的精神都值得被铭记与传承。
(原题为《“敬礼娃娃”高分刷屏,每一个“地震少年”都是我们的英雄》作者伍里川 来源 红星新闻)
统筹:陈若松 编辑:杨晗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