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油烟机,老板的灶,老板的消毒柜往家抱!大金的空调墙上靠,史密斯的热水器洗个澡,西门子的冰箱喝饮料,夏普彩电看热闹,松下的洗衣机天天摇!”
一首二十一世纪的顺口溜,映射出了无数小康家庭的电器配置,在那个时代里,大家都以用上这些品牌电器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可如今一一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品牌中仅有一个“老板”算作国产,而其他的则都是外资品牌。
(资料图)
其中,日系依靠大金、夏普、松下三个牌子,成为了热门榜之首,除此之外,日系麾下还有索尼、东芝、三洋、先锋等得力干将,可以说,在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的时间段里,日系品牌占据了国内电器市场的半壁江山。
然而,就是这样辉煌的日系电器,却突然传出一则惊天消息----------松下准备撤回生产线,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且让我们从2022年年末说起。
在2022年12月下旬时,深耕于工业行业的著名日本产经媒体《日刊工业新闻》,报道了一则消息:
“松下电器机电目前开发了新系列A7产品,计划在日本兵库县生产.....”
这条新闻看似只是普通的工厂设立,但却让无数国内的工业从业人士倍感担忧,首先,A7系列作为松下电器最新一代产品,代表着的是该品牌的未来。
简单来说,就是该系列生产线位于何处,就意味着松下品牌未来的核心方向将指向何方,而松下在中国建立的工厂,却基本都是A6产品的生产线。所以,不少人有理由相信,松下此举完全是为产业回撤做准备。
其次,早在2021年至2022年时,松下就已经关闭了位于中国的唯一一家干电池厂,在松下高层的决策下,该厂的产业及预算资金将投入到东南亚及中南美地区。
要知道,该厂建立于30年前的1993年,从资历上来说,完全可以算是来华的第一批日企工厂,代表着松下来华投资的战略意图。
从产业方面来看,这家干电池还弥补我国电池厂稀缺落后的窘迫,它的出现拉动了国内电池制造行业的发展,这也是松下在华投资的布局着点,是极其重要的。
另外,日本政府自2020年起,就一直利用资金和政策这两大工具来鼓动日企回撤,尤其是在美国大肆宣扬“美国制造”和“使用国货”后,日本更是豪掷100亿美元,以用于企业回流和扩大出口上。
因此,以松下为代表的日企动态,再加上日本政府的态度和政策导向,让无数人都不禁产生一种担忧,即属于中国制造的时代或许会因外企的撤离而消失。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或者说,日企们真的有在心甘情愿地撤离吗?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是松下干电池厂的撤离,这根本就不是松下遵从日本政府的结果,而是市场竞争的结局。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国内科技力量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干电池技术的掌握已经越来越透彻,其技术也逐渐顶尖化,比如新时代里涌现出的南孚和双鹿等国产品牌,在电池市场就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
而且,这些国产品牌和松下这样的外企不同,他们是在本国本土进行运营,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成本控制方面,都同样具备优势,这让松下电池完全失去了招架之力。
在松下电池工厂撤出前,曾有人对国内电池市场进行过统计,发现松下电池所占份额已不足3%,这意味着,这个干电池厂已经很难再有作为,若是一意维持下去,只怕亏损的局面就会到来了。
于是,这也便有了撤厂的桥段,松下计划将干电池板块的资源,推进到巴西和印度这种国产电池落后的国家,以保持松下电池的利润和生命力。
至于A7生产线的日本本土化,那其实更像是一次无奈之举。
松下集团在进行生产线调整时,曾专门做出解释,称此举一者是为满足伺服下游机器人和半导体行业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缩短新产品的量产和研发速度,加快其投入市场的时间。
从这段声明中,我们不难看出松下对A7生产线的展望,完全是基于伺服行业来看,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动化行业。
这个行业和先前的电池行业一样,都正在经历中国品牌崛起的阶段,比如中国汇川集团在伺服领域就处于绝对的上升期,具备了与日企分庭抗礼的能力。
同时,在疫情和中美关系恶化的影响下,全球自动化行业的供应链也承受着很大的挑战,日本作为邻近中国的美国盟国,更是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挑战。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日本自动化行业需要接受美国施加的对华封禁政策,但另一方面,中国又是他最大的自动化市场,这让日本产生了一种“忠孝不能两全”的感觉。
因此,日企们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再次发生,就如八仙过海一般,开始制订各种在中美间进行斡旋的政策。
比如同为日本自动化巨头的三菱和安川,就果断将自动化供应链投入到中国本土,如此一来,一旦未来再出现中美冲突,那他们在华的生产和销售就不会遭受到太多阻碍,纵然是美国封禁了上游供应,这两家企业也依然能借助在华工厂进行生产和销售。
而松下与他们相比,就显得较为保守一些,因为松下选择将工厂和供应链收回本土,这让松下既能不得罪美国,还能领到日本政府的回流补贴,若是中美再发冲突,松下还能伺机调整。
因此,松下在A7生产线上的调整,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离场,充其量也就是一种战略调整,为的不过是自保罢了。
可美国如此强势的施压,加上日企的首鼠两端,真的会导致中国的制造时代没落吗?
事实上,无论是美国对华的封禁,还是日企的犹豫不决,这些行为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中国制造的威胁性,以及中国市场的高收益性。
先前有不少人在网络上发文,用恶毒的词汇来抨击中国人选用国货的爱国心,但在过去的2022年末至2023年初时,美国总统拜登却也在新年愿景中,反复呼吁美国民众一定要购买美国货、支持美国制造。
这条呼吁一经发出,就引爆了整个互联网,让全球网民都大为震惊,纷纷在论坛留下惊叹,美国本土网民更是直接破口大骂,反过来呼吁拜登政府快快下台。
如此场景看起来可能有些荒唐,但其背后体现出的,是中国制造在美国本土的泛滥,以及美国制造商的外流。
这两项因素不仅制约了美国就业岗位和就业率,更是限制了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利润,从而导致美国上层企业收益超高,可下层群众却频频失业的窘境。
因此,无论是前总统特朗普,还是现总统拜登,他们都希望美国制造业能够完成回流,在为本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加大制造业的利润,进而提高本土税收。
而这样的局面在日本也同样存在,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老龄化十分严重的国度,这意味着,本土劳动力不仅稀少,其成本还十分高昂,惹得不少日企只能外流到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投产。
比如先前提到的松下,就决定在2023年6月完全停止日本国内电饭煲的生产,并在往后的时间里,逐步将其移交给在华工厂生产,以此加强产品在华竞争力。
从干电池产线的撤离,再到电饭煲生产线的引入,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并非想要撤离中国,他们在做的其实是提高在华投资质量。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基层制造业已经崛起,日本制造已经逐步失去竞争力,他们必须要引入高端制造,这样才能平衡整个市场收益。
同样在进行此事的,还有韩国和德国,如韩国制造巨头三星,为了谋取更多的在华市场份额,就选择加大了在华投资,集团计划在苏州、西安和上海等地建厂并设立销售部,进一步提高本系产品在华市场的竞争力。
又如德国制造巨头西门子,他也同样重视在华投资,根据最新的消息,西门子准备开启一个名为“马可波罗”的跨国项目,该项目的核心目的,就是将西门子一部分生产线和设计部门搬迁到中国,以便于更好地研究中国市场,并因地制宜制造出符合中国人的德系产品。
当然,这些资本家看中的也不仅仅是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良好的多边外交关系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举个简单的例子,俄乌冲突的爆发,致使美系能源和俄系能源产生了正面冲突,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强国深受其害,能源的不足让民用领域和工业行业都出现了问题。
但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却让我们的本土能源供应一直趋于稳定,换句话来说,就算触怒了一方,那我们还可以寻找另一方获取能源,若是双方都有所得罪,那中国本身也有相当的能源储备,这让一种制造外企都感受到一种绝对的“稳定”,而这也恰恰是制造业最需要的因素。
而随着这些外企高端生产线的入驻,中国制造企业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尤其是对产品的设计和定义,以及技术的运用上,这预示着,中国制造又将走上新的高度。
因此,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制造或许将会迎来全新的改变,但这种改变绝不是没落。
参考资料:
《松下先进产线回撤日本,属于中国市场的时代结束了吗?》--------虎嗅网
《松下不打算“撤出中国” 还把数码相机生产线搬来了 》-------界面新闻(旧闻)
《中国制造70年崛起历程》---------中国民商报
《日本政府出资助日企撤回本土 某日企:“我们是不会撤回的”》---------经济观察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