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钢材 > >正文
当前聚焦:隆基绿能:产业链价格基本见底,终端需求回暖;上海将在交通领域推进光伏工程 | 新能源头条
2023-06-30 17:23:41来源:第一财经

隆基绿能:6月下旬产业链价格基本见底

今年光伏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下跌,正在改写产业链格局。

隆基绿能(601012.SH)6月29日发布了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在该《记录表》中,隆基绿能表示,今年5月以来,光伏产品价格波动剧烈, 6月下旬,产业链价格基本见底,终端需求开始逐渐回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不平衡,供需矛盾导致光伏产品价格波动较大。与去年不同的是,随着上游硅料产能加大释放,今年工业硅、多晶硅价格由涨转跌。

今年工业硅期货价格波动下行,整体下跌了25%左右。尤其是今年5月以来,工业硅期货降幅扩大,整体下跌了12%。近期太阳能级多晶硅最低价格低至6万元/吨。

隆基绿能在上述《记录表》中表示,5月以来,由于光伏价格波动剧烈,部分终端客户暂时观望,对短期市场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上游硅料价格骤降带动光伏组件价格跳水,晶澳科技(002459.SZ)今年6月初公开表示,市场组件价格相较一季度下降约0.1元/瓦。

“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已经不到1.5元/W。”隆基绿能也在上述《记录表》中谈到。

近日,硅料价格已呈现止跌企稳态势。6月中旬以来,工业硅期货价格出现反弹。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6月28日发布的数据,本周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降幅再度收窄,国内N型料价格周环比降幅为0.27%;单晶致密料价格周环比降幅为1.05%。

业内认为,光伏上游降价,将利好下游。随着光伏原料、组件价格下探,光伏发电的经济性进一步凸显,叠加高温天气导致的电力短缺影响,将进一步刺激光伏市场装机需求。

隆基绿能在上述《记录表》中也表示,随着需求的回暖,预计后续会适度提升硅片和组件的开工率。虽然阶段性终端需求受到了产业链价格变化的影响,但是全球需求总体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因此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硅片和组件出货量环比不断增加。

上海将在交通领域推进光伏工程

据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消息,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印发《上海交通领域光伏推广应用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到,要全面提升光伏渗透率,加快打造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交通能源体系。

从具体目标来看,到2025年,上海交通领域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确保达到120MW,力争达到180MW(不含物流仓储领域)。新建交通设施建筑屋顶安装光伏面积不低于50%,新建道路全影形隔音棚实现光伏全覆盖。

该《方案》提到,加快推进轨道交通、铁路、机场、港口、公交、停车等场站区域以及高快速路、桥隧周边光伏应用改扩建,交通场站光伏发电实现就地消纳、余量上网。

根据上述《方案》,上海将推进实施多个“光伏+”工程。例如在地铁方面,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内既有高架车站、地面车站、停车场、轨道沿线等资源,进行光伏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在铁路方面,充分利用候车楼、货场、站房、站台风雨棚、铁路沿线等资源,对符合条件的既有站点进行光伏改造,建设光伏屋顶、光伏车棚、光伏雨棚。

在机场方面,利用候机楼、货运楼、停车场、泵站等屋顶或机场空地资源,在与现有功能相适应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屋顶承载、飞行安全性、并网消纳等问题,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光伏+机场”示范工程。

在公交方面,充分发挥公交枢纽首末站、场站、停保场占地面积大的优势,建设以“光伏+顶(车)棚”为主要形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到2025年,新建或改建公交办公和停保场等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超过50%。

上述工程的责任单位包括申通地铁集团、中国铁路上海局、上海机场集团、各航空公司、久事集团、上港集团等。

该《方案》还提到,在“光伏+”推进机制上,要健全商业运营模式,支持引入有实力的第三方新能源企业打包式、跨行业承接交通领域光伏改建项目,平衡项目收益。

同时,鼓励交通领域企业自建自营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专业电站运营商和交通领域企业联合持有+EPC等模式,推动各类投资主体积极参与光伏开发建设运营。

光伏建筑一体化近年来持续受到重视。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要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绿色电力消费比重,提升新增产业、新建项目、新建园区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积极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建设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同时,光伏成本的快速下降,也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完成吊装

据中国三峡集团官微消息,6月28日,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场顺利完成吊装任务,将进入并网前的调试及试验阶段。

据介绍,这次安装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已投产的最大海上风电机组。三峡集团表示,这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深远海海上风电施工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

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采用四桩导管架风机基础,轮毂中心高度152米,约相当于一座52层大楼的高度;机舱、发电机组合体重达385吨,相当于190台越野车的重量;叶片长123米,单只叶片重54吨,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约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

根据该海域的多年测风数据计算,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

标签:

相关新闻